行业动态

2012年将全面提升医疗器械科学监管水平

发布时间:2012-01-31 

  

      “2012年全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任务繁重,责任重大。我们要以实施‘十二五’规划为契机,深入践行科学监管理念,按照SFDA的总体部署,精心组织,周密安排,扎实工作,全面提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水平,切实维护公众用械安全有效。”SFDA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王宝亭在全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。
 
  会上,王宝亭总结了2011年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情况,并部署了2012年医疗器械重点监管工作:重点做好继续推进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体系建设;抓好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制修订工作;不断提高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水平;大力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日常监管;继续深入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;加强对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;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和预防腐败能力等。
 
  2011:医械监管成效显著
 
  王宝亭指出,2011年,医疗器械监管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,未发生重大医疗器械质量事故,为公众用械安全有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 
  一是根据医疗器械监管需求,进一步完善了医疗器械监管政策;二是推进审评审批机制改革,探索行政审批和技术审评权限划分;三是加大了标准制修订工作力度,完善了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和产品分类;四是推动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实施,强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监管;五是加强行政推动,推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;六是强化监督管理,促进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建设。
 
  去年,医疗器械监管司配合国务院法制部门,积极推进了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修订工作,进一步推进《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》、《医疗器械比对试验管理规定(试行)》等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修订工作。
 
  与此同时,去年SFDA组织开展了246项医疗器械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,审查发布了国家标准6项,行业标准96项。据了解,截至201111月底,国内现行有效医疗器械标准已达1051项,其中国家标准187项,行业标准864项。
 
  相关资料显示,截至201111月底,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638家,其中一类5034家,二类8132家,三类2472家;全国持有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》企业共有173657家。而从201111日至1130日,全国共批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6495件,其中一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3055件、重新注册1928件;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3004件、重新注册3178件;三类医疗器械注册1452件;进口器械注册3773件;港澳台器械注册105件。
2012: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
 
  在谈到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时,王宝亭指出:“一是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,审评审批效率和质量需进一步提高。二是医疗器械实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工作任务艰巨,除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已开始实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外,其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如何实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还需深入研究。三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。四是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,难以适应监管工作需要。五是监管的能力和作风与工作要求还有差距,亟待提高与改进。”
 
  王宝亭表示,2012年是全面实施《国家药品安全规划(20112015年)》的关键之年。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将以提升医疗器械监管能力为核心,立足监管为民,加强战略研究,完善政策法规,创新监管模式,健全监管机制,规范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行为,全面提高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水平,切实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。
 
  一是继续推进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体系建设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的修订工作。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,努力提高政策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。
 
  二是抓好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制修订工作。继续开展国内外医疗器械标准现状对比分析,继续做好2012年度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;进一步推进重点标准实施准备工作,积极开展IEC60601-1标准差异比对研究和相关标准制修订调研工作;研究确定YY 0505标准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进度。
 
  三是不断提高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水平。继续深入研究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,按照规范程序、提高效率的原则,进一步明晰事权。通过机制创新,不断提高审评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。继续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编制工作,按照编写一批、发布一批、培训一批的原则,完成年度编写和培训任务。积极研究体外诊断试剂分包装注册管理要求,规范体外诊断试剂分包装注册管理。
 
  四是大力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日常监管。继续推动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(试行)》(下称《规范》)在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实施,研究提出《规范》全面实施方案。研究制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检查工作程序。加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管工作的指导,开展监管工作交流,协调各地医疗器械经营监管工作,进一步完善准入制度。
 
  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。在2011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现场会议的基础上,SFDA将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“回头看”行动,通过检查、抽查等方式,全面推进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现场会议精神的落实。发布2011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。选择高风险医疗器械品种开展重点监测。遴选部分医疗器械品种开展再评价工作,研究、启动医疗器械淘汰、退出机制。
 
  六是加强对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。继续做好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资格认可工作,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工作程序。加强对现场评审工作的监督管理,建立和完善资格认可评审员专家库。继续组织开展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比对试验工作,不断提高检测能力与水平。组织开展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资格认可的监督评审工作,针对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两年以上,并且未实施现场评审的,或者有投诉案件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,组织开展现场监督评审工作。
 
七是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和预防腐败能力。将围绕医疗器械审评审批、监督检查等重点环节,紧盯廉政风险点,进一步完善防控制度,筑牢预防和监控两道防线,保证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不出问题。
 
信息来源:医药网

联系方式

地址: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 外高桥美约路222号五楼501室

 

邮 编:200131

传 真:58661522

电 话:58661516

邮 箱:mdta@mdta.org.cn

相关链接

©2018 上海浦东医疗器械贸易行业协会

沪ICP备19039930号-1 沪公网安备31019002000210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:(沪)-非经营性-2022-0001

技术支持:维程教育